查看原文
其他

报告精读 | 安徽蓝皮书:安徽社会发展报告(2019)

皮书 皮书说 2022-05-04

2019年7月10日,安徽大学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安徽蓝皮书:安徽社会发展报告(2019)》。

《安徽蓝皮书:安徽社会发展报告(2019)》本书是安徽大学发挥地方智库功能的重要平台之一,由安徽大学主办,研创团队以安徽大学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院、社会与政治学院、经济学院等相关院系的学术骨干为主,安徽省社会心理学会、安徽省社会学会以及省内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也参与并撰写报告。基于学术团队与决策部门的紧密合作,稳步提升本报告的资政功能。本书在参考国家及安徽省官方发布的统计数据和开展相关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围绕“开放创新、人口发展、乡村振兴、文化建设、专题报告”五大主题,探析安徽社会发展状况和趋势,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是政府部门、研究机构、高校和社会各界人士了解安徽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文献。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可以购买本书哦~


01

安徽整体经济运行态势稳中有进,产业结构转型优化升级

蓝皮书指出,2018年全省生产总值初步核算达到30006.8亿元,顺利突破3万亿元大关。按可比价格计算,较上年增长8.02%,高出全国生产总值增长率1.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7位,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38亿元,同比上涨3.2%;第二产业增加值13842.1亿元,同比上涨8.5%;第三产业增加值13526.7亿元,同比上涨8.6%,三大产业所占比例为8.8∶46.1∶45.1。与此同时,全省全年财政收入累计达5363亿元,较上年增加10.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超过1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提高9.3%,进出口总额增长17%,整体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01

全省农业生产大致稳定

全年各类农产品总产量达到801.5亿元,与上年水平基本持平,实现“十五连丰”。其中,粮食产量4007.3万吨,居全国第4位,较上年前移1位;蔬菜产量2112.8万吨,增长4.6%;棉花产量8.9万吨,增长2.9%;油料产量158万吨,增长2.2%;稻渔综合种养面积160万亩,增长77.8%。畜牧业生产稳定。全年生猪出栏2837.4万头,增长0.3%;主要肉类产量420.4万吨,增长1.6%;牛奶产量30.8万吨,增长3.2%;禽蛋产量158.3万吨,增长2.3%。优质专用粮面积1455万亩,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7.6%,“三品一标”农产品净增1114个,培训新型职业农民4.7万人,基本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


02

工业生产稳中加快,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2018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上涨13.9%,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加16.3%,占省内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9.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3%,高出全国3.1个百分点,居全国第4位、中部第1位。从企业类型看,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分别提高13.7%、8.6%和12.3%;从业态类型看,采矿业、制造业和能源供应业(电、热、燃气等)增加值分别上升0.8%、9.6%和13.9%。而主要工业商品的产量中,钢材增长7.2%,家用洗衣机、电冰箱、房间空调器、彩色电视机分别增长2.7%、7.2%、3.2%和47.7%,电子计算机整机增长28.3%,工业机器人增长18.3%,新能源汽车增长100%。


03

第三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2100.1亿元,同比增长11.6%,超过全国平均增速2.6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位、中部第1位,前进速度继续领跑。与此同时,地区生产总值中服务业增加值为13526.7亿元,同比增长8.6%,占比45.1%,较上年提升1.2个百分点。其中,旅游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6.8%,互联网商品零售额增加36.1%,快递业务量增速超过30%,突破11亿件。农村电商全覆盖加快推进,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增长近50%,达到历史新高的400亿元。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消费产品种类更加多元。


04

进出口增长较快,民营企业发展活力增强


2018年全省进出口总额历史上首次突破600亿元,达到629.7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6.6%,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达到362.1亿美元,增长18.3%,较上年增加11.1个百分点;进口额为267.6亿美元,增长14.3%;实际使用外资总额为170亿美元,约增长7%。另外,2018年省内民间投资金额累计提升18.5%,提高11.4个百分点,占整体投资比重由60.2%提高到63.8%,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民营企业数量高达112.8万户,首次突破百万户。


05

居民收入增幅稳定,就业物价波动较小


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93元,增长8.7%,增幅较2017年提高0.2个百分点,超过全国增速0.9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96元,增长9.7%,增幅较2017年提高0.8个百分点,超过全国增速0.9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上年缩小53元。城镇和农村人民群众收入保持良好增长态势。此外,全省年内新增城镇就业人口70.5万人,超额完成年度制定目标的111.9%;失业人员与困难人口再就业人数分别增加21.1万人和5.7万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涨幅低于全国0.1个百分点,比年度控制目标低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5.3%,总体维持在理想水平。


06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显著,新旧动能转换顺畅


全年安徽省共计降低煤炭产能690万吨,压减生铁粗钢产能228万吨,合理处置省属“僵尸企业”58户。进一步维护房地产市场经济秩序,规范房地产行业经营行为,引导房地产企业加强自律,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此外,大力扶持新型中小型企业快速发展,全年新增小微企业银行贷款1506.7亿元,减免小微企业税费65.2亿元。继续加强短板领域投资,全年农业、居民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分别增长33%、31.9%和42.1%,增速均快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02

安徽“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地位彰显

蓝皮书指出,2018年安徽省以“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为区位优势,全面融入国家三大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加快内陆开放新高地建设进度,切实推进开放发展行动计划,双向互动、内外联动的全面开放新格局逐步形成。

改革开放40年来,安徽省对外开放型经济成绩单耀眼,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功实现由量到质的可喜突破,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1063万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近630亿美元,年均增长约24.3%;实际使用外资从1985年的163万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170亿美元左右,年均增长约32.4%;实际对外投资从1997年的152万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近12亿美元,年均增长约37.4%;建成马鞍山港、芜湖港、铜陵港、安庆港、池州港5个水运一类口岸和合肥新桥国际机场、黄山屯溪国际机场2个航空一类口岸,全省一类口岸数量居中部第1位;截至2018年底,境外世界500强在皖设立企业增加至158家,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海螺海外发展、马钢收购瓦顿等国际产能合作项目稳步实施;2018年5月25~27日在合肥召开的2018世界制造业大会暨中国国际徽商大会以“创新驱动制造引领拥抱世界新工业革命”为主题,共签约436个合作项目,涉及金额4471亿元。省内参会企业涵盖电子信息与家电、新材料与新能源、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现代服务、汽车与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等领域,体现出国际制造业中的“安徽力量”。

另外,2018年安徽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达到历史新高15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占比接近全省同期进出口总额的24%,这主要得益于毫不动摇地落实国家“‘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行动计划”。通过积极搭建平台,组织科技创新资源和成果对接、推动高校院所和企业深化拓展联合研发与跨国技术转移项目、发挥国际合作基地示范作用等三方面举措,加强与欧洲、亚洲、拉美等地区的交流合作;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集聚和培养一批高端人才,助推一批科技企业快速成长,形成了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安徽江淮园艺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建材蚌埠玻璃设计研究院等代表性项目单位、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发出响亮的“安徽声音”。


03

徽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后台支撑及桥梁作用充分发挥

蓝皮书指出,长三角地区历来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安徽与沪苏浙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彼此间交流频繁。2016年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首次明确将安徽纳入长三角城市群辐射区域,安徽与长三角各省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治理等方面的参与度、紧密度、融合度不断提升。安徽近年来立足自身实际,将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作为核心动力,灵活体现南北桥梁、左右逢源的独特优势,全方位深化与沪苏浙的分工合作。作为沪苏浙辐射中部地区的后台支撑,安徽深度参与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规划纲要编制,制订安徽实施方案。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和产业合作示范基地建设,当好长三角科技创新策源地、长三角能源供给大通道、长三角产业发展生力军、长三角生态绿色后花园、长三角对接“一带一路”西大门。

2018年安徽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动作频频、好消息不断:3月继合肥、马鞍山、芜湖、滁州、淮南5市被纳入长三角城市群后,又新增铜陵、安庆、池州、宣城4市被纳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单位;4月,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一体化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安徽与上海、江苏、浙江四地联合签署《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一体化发展框架协议书》,共同加快推进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领域一体化协调发展,优化提升知识产权对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6月,2018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由长三角联合办公室编制的《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通过审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正式以文件形式固定。会议期间,安徽省与沪苏浙地区集中签约了11个重点合作项目,覆盖基金、环保信用、基础设施、信息化、商务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高层次、可实施的工作任务;12月25日,杭(州)黄(山)高铁正式通车,从徽杭古道到杭黄高铁,两地一体化故事翻开全新篇章;2019年1月3日,安徽、上海、江苏、浙江共同签署《长三角地区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合作备忘录》,根据备忘录精神,三省一市将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指导下,全力实施“三联三互三统一”工程,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至此,经过各方一年多的努力,安徽省在整体融入长三角进程中定位更加准确、目标更加可行、作用更加突出、资源更加广泛、行动更加统一。


04

安徽文艺事业、产业齐头并进,群众精神文明状态日益向好

蓝皮书指出,文化是一个区域软实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助推地区崛起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安徽襟江带淮,文明悠久,历史上一直是中国文化核心重镇,作为文化资源大省,2018年全省各条思想战线坚定秉持文化自信理念,积极开拓文艺事业和文化产业相辅相成的新态势,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创群众精神文明新局面,凝心聚力深化建设创新型文化强省,为实现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指引正确精神方向、营造恰当舆论氛围。

其一,文艺作品深入人心,文化产业硕果累累。2018年安徽省文艺工作者深入人民群众和本土文化特色,创造出一批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高质量文艺作品:以全国典型模范蚌埠特警张劼先进事迹为题材创作的《特殊的勋章》,入选中宣部、中国作协组织“时代楷模”报告文学项目;著名诗人陈先发诗集《九章》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合肥演艺股份有限公司创排的小品《等爱回家》和舞蹈《命运》相继荣获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文学奖和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现代舞奖;《滁州日报》记者汪强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纪实摄影类大奖;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展现安徽书画历程为主题的《新时代新徽派——安徽书画40年精品晋京展》首次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并赢得好评。与此同时,文化产业持续繁荣: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和安徽出版集团继续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连续9年携手取得佳绩。其中,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总体经济规模更是连续5年保持全国同行业领先地位,连续第3年荣膺“中国企业500强”;2018年8月举办的第25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安徽展团共向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输出逾500项版权,实现全国省份版权输出排名“十一连冠”;截至2018年底,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旗下“共享书店”已在北京、上海、广州、合肥等大中城市陆续布局50余家,体验用户超过800万人次,复借率高达79%;而全省范围内89个博物馆、123个公共图书馆、121个文化馆、18个美术馆、1438个文化站等公共文化场馆继续免费面向所有公众,并在元旦、春节期间,累计开展“文化年货送群众”等主题活动6100余场,让城乡居民共享“文化盛宴”。

其二,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形势向好,群众满意度逐年提升。2018年安徽省仍然坚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重要契机,着力提升全省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建设水准,广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马鞍山、合肥、铜陵、芜湖、淮北、蚌埠、宣城、安庆等8市先后进入全国文明城市序列后,2018年中央文明办公布的《2018~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中,池州、滁州、阜阳、淮南、黄山、六安、宿州等7市相继入围。至此,省内16个地级市中已有15个城市达到或接近全国文明城市标准,覆盖率在全国省际范围名列前茅;“中国好人榜”2018年累计入选103人(组),连续11年领跑全国;与此同时,深化美丽乡村建设进程加快,近万个自然村环境得到有效整治,1200多个乡镇“旧貌换新颜”;合理倡导移风易俗行动,全省行政村普遍建立村规民约、村民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一约四会”群众性自治组织,高效革新社会风俗风气。


05

安徽民生工程品牌助力精准脱贫

2018年全省上下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扎实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指示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履行好“保基本、保底线、保民生”的兜底责任,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方面,有力啃下脱贫“硬骨头”。各地市、县、乡、村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全面落实“三业一岗”就业扶贫、“三有一网”点位扶贫和“四带一自”产业扶贫等新型模式。截至2018年,安徽省共有10个国家级贫困县和8个省级贫困县摘帽,725个贫困村出列,72.6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人口由2017年底的120.2万人减少至47.6万人。过去6年,安徽省整体贫困发生率从12.6%下降到0.93%。产业扶贫覆盖100%贫困村,2018年新建就业扶贫驿站607个、车间1303个,帮助超过10万贫困人口实现就业。此外,完成1.99万贫困人口易地搬迁;“雨露计划”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校学生资助实现全覆盖;“351”“180”健康脱贫政策继续稳步实施,贫困人口综合医保实际补偿比90.48%,初步建立避免其因病致贫的有效途径。

另一方面,民生“保障网”密度加大,基本公共服务越发精细。为确保民生工程顺利实施,指导推动各级各部门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真正将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到实处,2018年3月27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2018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皖政〔2018〕26号),立足本土省情灵活调整33项民生工程(见表3)。在多方携手努力下,2018年全省各项基础社会建设事业迈上更高台阶:其中完成城镇新增就业70.5万人,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城镇登记失业率约控制在2.83%,实现2018届高校毕业生年末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截至2018年底,全省棚户区新开工29.42万套,开工率达104.4%,基本建成29.17万套,完成率达99.15%。公租房建设方面,全省政府投资公租房基本建成2.3万套,占国家下达年度目标任务2.1万套的109.5%;新增竣工4.94万套,全省政府投资公租房累计竣工57.39万套,竣工率98.36%;新增分配5.91万套,累计分配55.48万套,分配率95.08%,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全省分级诊疗制度覆盖16个市,县域一级医共体实现全覆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推行,基础医保、大病、医疗救助保险体系实现全覆盖,城乡养老服务、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日臻完善,健康安徽建设进展大步向前;“雨露计划”、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校学生资助以及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实现全覆盖;学龄前毛入园率、高中阶段升学率、高考录取率连续6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大学3所高校为首的共13个学科群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高等教育保持竞争力。综上,全年全省立足各项公共服务项目,不断强化组织调度,加强过程管理,提升工程实施质量和效益,持续打造民生工程品牌的抓手作用,确保各项惠民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06

生态优先绿色战略成果显著,生态文明安徽样板粗具雏形

蓝皮书指出,2018年安徽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高站位推动环保工作,高质量推进污染防治,高标准加强环保整改,高水平深化环保改革。在环境空气质量、河流水质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方面治理成果显著;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扎实推进,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深入推行河长制,率先普及林长制,新安江跨省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经验越发成熟;加快“三河一湖一园一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生态强省建设新成绩陆续涌现。


01

空气质量整体良好,环境污染天数下降


2018年1~11月,全省未出现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空气重污染过程。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安徽省PM2.5平均浓度为49微克/立方米,与2017年相比,下降12.5%。16个城市优良天数比例在62.0%~99.6%(见表6),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5.0%,与2017年相比,全省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上升8.3个百分点。


02

地表水水质逐步改善,河流面源污染得到控制


截至2018年11月,全省地表水总体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监测的全省134条河流和37座湖库的312个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69.5%(217个)、26.0%(81个)和4.5%(14个),与2017年相比,全省地表水水质状况有所好转,劣Ⅴ类(严重污染)水质比例下降1.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安徽省四大流域整体水质保持净化趋势,新安江流域水质较优,长江流域水质良好,淮河流域总体水质状况由中度污染减轻为轻度污染,巢湖湖体水质基本保持稳定,西半湖富营养状态由中度改善至轻度,巢湖蓝藻密度呈下降趋势。


03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秀,居民用水安全得到保护


截至2018年11月,全省监测的16个城市39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总量为11115.7万吨,达标水量10871.7万吨,水质达标率97.8%,比2017年上升0.6个百分点。25个地表饮用水水源地全部达标,水质达标率为100%;14个地下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总量为953.2万吨,达标水量709.2万吨,水质达标率为74.4%。


04

专项行动力度空前,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初见成效


2018年安徽省以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目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专项整治,努力打造绿色江淮美好家园。其一,大力开展农村垃圾治理。统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农业生产废弃物、工业固体废物等垃圾治理,促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实现农村垃圾全面长效治理。其二,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大乡镇政府驻地和美丽乡村中心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其三,稳步实施农村改厕工作。大力推进自然村常住农户厕所改造,重点对不能纳入管网集中收集处理的自然村常住农户非卫生厕所进行改造,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厕所。经过努力,2018年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完成自然村114.9万户常住农户卫生厕所改造工作,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6%,247个乡镇政府驻地污水设施初步建成。


05

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收获颇丰,安徽样板闪耀全国

在2018年12月13日生态环境部公示的45个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名单中,省内芜湖县和岳西县成功入围,这也是安徽省继宣城市、金寨县、绩溪县入选2017年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后的又一次骄人成绩。截至目前,全省已成功创建并被命名国家级生态县(区)14个、生态乡镇159个、生态村21个;省级生态市1个、生态县(区)26个、生态乡镇576个、生态村1264个。此外,安徽省重点打造“三河一湖一园一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全面营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的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已经在国内形成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高质量安徽样板生态示范集群。


07

安徽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人均可支配收入整体偏低

2018年安徽省继续稳步扎实地落实扶贫工程,贫困人口减少72.6万人,由年初的120.2万人降至47.6万人左右。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在围绕“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目标有序推进的同时也面临各种冲击。首先,扶贫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不尽合理。当下省、市、县、乡、村五级财政中大部分经费用于扶贫“兜底”方面,但一味通过拨款很难彻底解决贫困问题,扶贫资金更不等同于“救济金”,而是要尽可能放在具有可持续性的扶贫项目上,让贫困户利用扶贫资金完成经济上的循环收入。其次,扶贫项目落实生根效果未达预期。目前,全省到户项目及措施中带动作用突出的深加工业和旅游业所占比重不多。到村项目中,产业发展类项目所占比重也不尽理想,一些扶贫项目在设计之初偏理想化,缺少实践,导致“叫好不叫座”。此外,部分地区群众“等靠要”思想仍然强烈,希望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取脱贫资本,未能清楚认识到产业扶贫是其增收脱贫的基础和根本,参与产业扶贫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最后,贫困地区过度依赖财政拨款,自身“造血”能力严重不足。一方面,部分区域长期以来缺乏支柱型产业,单纯依靠农业及其副产品初级加工等低利润行业,一旦遇上自然灾害,即使拥有上级财政保障可暂时脱贫,长远来看返贫危机概率较大;另一方面,乡村弱势群体,特别是因病、因残等非可抗因素致贫人口,往往抵御贫困风险的能力薄弱且缺乏有效劳动力,无法通过自身力量主动走出贫困行列,依赖政府社会保障和福利是唯一途径,潜在地加大了财政负担。

安徽省作为深受“迟发展效应”影响的省份,过往社会事业建设障碍较多。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省内各界的努力下,各项事业发展突飞猛进,但是整体上仍未能完全摆脱经济欠发达现状。2018年安徽省人均可支配收入继续增长,但无论城镇还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983元,不足全国平均水平14617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93元,不足全国平均水平39251元。客观上目前安徽省整体经济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当务之急是尽快拓展人均收入与消费的增长空间。


08

安徽应以“互联网+实体”发展为契机,全方位打造现代化智慧经济体系

蓝皮书指出,近年来,网络经济方兴未艾,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智慧技术的发展成熟,其逐步成为孕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未来型产业的重点领域。然而,其在助力构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同时客观上对实体经济产生一定冲击。将智慧经济打造成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的互动桥梁,形成具有本省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迫在眉睫。

首先,积极净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强化自由消费市场竞争。一方面,允许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部分传统垄断实体行业竞争,吸引新鲜血液为僵化的实体行业带来活力;另一方面,通过财政倾斜和税收减免,引导资金在网络与实体消费间互通流动。当前安徽省资金流向并不完全健康,无论是民间资本还是财政拨款均出现资金由实体领域大规模流向互联网领域的情况。不可否认,互联网经济起步阶段借助这些资金可完成创业升级,但也会促使实体行业缺乏资金注入而萧条不振。因此,可以将互联网经济融资带来的充裕资金分流一部分至实体零售,做大做强中小微实体企业,提升实体零售档次和吸引力,将品牌领域内的实体店面打造成业内典范。

其次,改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构建大数据交易平台。当前,安徽省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增长质量显著提高,整体经济稳健运行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因此,应充分认识到并把握大数据在构建智慧经济体系中的媒介作用,扎实推进国家大数据战略实施。一方面,重视大数据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支持前沿技术创新,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交叉融合,创新技术服务模式,形成技术先进、生态完备的技术产品体系;另一方面,注重突出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利用规划引导企业在大数据方面的技术研发和智慧成果的应用,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新型商业运用模式。实现个性化定制和柔性化生产的有效结合,更灵活地满足消费升级背景下群众差异化、个性化的中高端需求。

再次,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智慧经济发展规划及产业政策。安徽省各级政府应明确发展目标、年度任务、部门职责,尽快出台配套规划方案,建立健全智慧经济支撑保障体系。以“中国声谷”建设为引领,持续优化“一核两区多园”的产业发展核心,深化部省市合作机制,以本省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独特优势,形成智慧经济产业集聚区。

最后,实时关注民营企业“互联网+实体”发展状况。围绕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痛点、难点、阻点,聚焦转型升级。支持民营企业围绕“互联网+制造”“龙头+配套”开展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走好专精特新、创新驱动、开放合作之路。与此同时,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推进产学研转化合作、大中小企业配套协作,坚持以质取胜,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将民营企业最新成果通过互联网推广到全国乃至全球范围,扩大民营企业品牌知名度。


点击页面下方“阅读原文”,可购买《安徽蓝皮书:安徽社会发展报告(2019)》电子书哦~


近期精彩推送

欢迎进入皮书年会夸夸群

报告精读 | 湖北文化蓝皮书:湖北文化发展报告(2018)

报告精读 | 欧洲移民蓝皮书:欧洲移民发展报告(2019)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电子书版本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